(通讯员朱正涛 黄俊)3月31日,在襄阳市南漳县李庙镇10千伏南李联线路走廊旁,操作手陈鹏轻点屏幕,无人机搭载红外成像和高清可见光双光摄像头腾空而起,5分钟就完成了7基杆塔的山火隐患排查。
“我们每天要完成30公里线路的巡检,有了搭载高科技设备的无人机这个好帮手,既不受地形限制的影响,还能对带电设备近距离精准测温,将山火可能影响输电线路的排查效率提升10倍。”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山火防控专班成员陈鹏介绍。
春分以来气温逐渐回升,受清明祭祀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,山林火灾进入高发期。山火的高温会降低空气绝缘性能,再加上燃烧产生的大量烟尘漂浮物,很容易引起输电线路故障。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给无人机科技赋能,部署21台无人机开展线路巡检,重点盯住春耕烧荒区、清明祭祀点等高风险区域,确保隐患早发现、早处置。
无人机除了巡检还能“挂弹”。为防范和消除输电线路下的山火于未“燃”,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还组织开展“无人机+灭火弹”应急演练,进一步提升输电线路防山火工作质效。
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李庙供电所所长张惜介绍,把干粉灭火弹装载在无人机上,从空中对地面着火点进行精准投放,灭火弹着地爆炸后可产生类似干粉灭火器的灭火效果,可瞬间扑灭或减弱20立方米内的火势。
演练现场,一台搭载小型投掷器的无人机缓缓“挂弹”升空至30米处,面对熊熊“火焰”,精准投下一枚灭火弹,随着“砰”的一声响,爆开的干粉迅速控制现场火势。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山火防控专班负责人钱敬波告诉记者,无人机挂弹灭火具有机动灵活、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,弥补了传统人工扑救输电线路通道附近山火的不足,实现了“打早、打小、打了”的灭火目的。
为全面做好清明期间山火防控工作,国网南漳县供电公司对全县93条线路开展“地毯式”排查,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树障清理220余次,清理树木5800余棵。